为深化中美青年人文交流,促进文明互鉴与友谊共建,中美青年文化交流研学营首批7名师生跨越重洋于3月22日抵达我校,随着我校艺术学院演艺报告厅的灯光亮起,这场以“‘桥’见东方,共话未来”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正式启幕,开启了为期8天的文明对话之旅。
溯源东方文明,对话人类记忆
开营首日,研学团踏上“东方人类故乡”泥河湾遗址,指尖拂过200万年前古人类遗留的石器,开启跨越百万年的文明对话。站在泥河湾的土地上,感受着这些跨越百万年的石器,研学团成员Sarah不禁感叹:“这些不仅是尘封的化石,更是全人类共同的‘文明密码’”。下午,研学团走进蔚县博物馆,透过千余件珍贵文物,感悟蔚县作为“燕云文化交汇地”的历史底蕴;探访明代玉皇阁,感受传统建筑美学与现代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碰撞出的时空交响;剪纸工坊里,中美青年共同体验“刻染结合”技艺,创作出融合中美文化元素的作品,感受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妙匠心。
穿越百年文脉,共筑文化心桥
3月24日,美国加州青年走进学校体验校园文化,校史馆里,百年文脉如长河奔涌,泛黄书页承载教育星火,国际教育学院青年教师用英文向他们讲述百年校史;在艺术学院里,教师周慧敏用蒙古族舞步踏响现代节拍,草原风韵点燃加州热血,中美青年在舞步交织中架起文化心桥;在文学院的茶案氤氲间,教师王明瑞生动诠释宋代点茶之道。Christopher体验了从碾料、和香到成型的每一道工序,他赞叹道:“这不仅仅是一门技艺,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之旅。”;在学校食堂,当面粉化作饺子,跨文化对话在面皮褶皱中悄然生长,美国青年动手揉面擀皮,在热气腾腾的饺子宴中,解码了中国家庭团圆的幸福密码;午后登临大境门,仿佛穿越时空隧道,中美青年在文明交融的丰碑前,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,让目光在长城蜿蜒处读懂中国。从百年学府到万里长城,中美青年用文化符号作笔,在历史长卷上泼墨出对话与共情的璀璨图景。
触摸冰雪荣耀,共筑体育精神
25日,研学团开启冰雪体育文化探秘。在冬奥地标“雪如意”前他们了解了跳台造型的文化内涵,感受了绿色奥运的可持续理念;太子城遗址博物馆里,辽金“捺钵文化”与奥运遗产保护故事交织,让中美青年触摸到了体育精神的千年脉动;学校博奥体育馆化身友谊熔炉,一场由公共体育部王仲海老师精心策划的体育文化沙龙,通过旱地龙舟、篮球互动等游戏,让中美青年在汗水与欢笑中,用体育语言搭建起跨越国界的友谊长桥。加州青年Norja与中国学生在篮球投篮中配合默契,她说道:“体育是最好的国际语言,一个击掌就能心意相通”。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东方智慧在青春碰撞中焕发新生,为中美人文交流注入温暖而坚韧的力量。
共习中医太极,架起跨洋桥梁
26日上午,研学团走进中医学院,开启浸润式体验传统中医文化。中医学院教师张萌全英文讲授中医的阴阳五行基础理论,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以及中草药、针灸等疗法。课后,美国青年体验了艾灸、推拿等外治疗法,感悟“通则不痛”的东方哲学;随后,他们前往学校博奥体育馆,太极服翻飞成文化旋风,在公共体育部王勇老师的带领下,研习中华武术入门必修“太极拳”和五步拳,领悟刚柔并济的东方智慧。中美青年学生跟随老师体验非传统太极的刚劲发力,“金刚捣碓”、“白鹤亮翅”等经典招式惊艳亮相,引得满堂喝彩。从中医诊疗到太极武术,两国青年以东方智慧为纽带,在互动实践中感知中华文明的深邃魅力。
对话中国故事,连通世界青年
26日下午,国际教育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了“聆听中国故事,文化‘桥’接未来”中美青年文化沙龙。中美青年以英文为舟,在中华文化海洋中劈波斩浪。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子化身文化使节,用流利英文解码宋词韵律、西游史诗、丝绸之路、三体宇宙、哪吒闹海等,将筷子智慧、茶道哲学、节气常识化作文明对话的星光。语言在真诚对话中消融界限,簪花美学与圆月情结引发情感共振,青春与文明在思想碰撞中铸成文明互鉴的钥匙。当快门定格文化共鸣的瞬间,这场跨越重洋的对话,正点亮人类文明互鉴的璀璨未来。
文化无界,青年有为
活动期间,美国加州青年多次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,也与中国青年结下了深厚友谊。中美青年文化沙龙结束时,他们纷纷发表感言。Aleksandr表示,“感谢河北北方学院的盛情邀请!此行不仅让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,更感受到中国朋友的热情与活力。从校园文化探访到张家口城市体验,从剪纸非遗工坊的匠心到体育馆的欢快游戏,每一场活动都精心设计,让我们在互动中跨越文化隔阂,真正理解了‘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’的东方哲思”。Stephanie激动得说:“中国文化的深邃之美令我震撼,沉浸式体验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优雅和包容。感谢你们用如此生动的方式,为我们打开了理解东方智慧之窗。”Kimberly发表感言:“登上大境门眺望长城壮景,捧着热腾腾的饺子学习中文问候,这些场景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。中国人民的友善与真诚,让我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家的温暖。这是一次文化探索,更是一场心灵的共鸣之旅。” Sarah:“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体验!中国青年的创造力、非遗艺术的精妙,还有那些充满温度的笑容,让我深刻感受到:文化或许千差万别,但人性中对美好的追求永远相通。” Christopher:“短短几日,我的认知边界被不断拓宽。从《哪吒》神话的现代演绎到二十四节气的古老智慧,中国文化的丰富层次令人着迷。” Maryela:“你们用开放胸怀编织跨洋情谊,期待未来在美国与你们重逢,用汉堡、爵士乐与百老汇回馈这份珍贵的情谊,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‘跨洋对话’。” Norja:“你们像迎接家人般张开双臂,让我瞬间爱上了这片土地!哪吒故事的奇幻热血、剪纸艺术的指尖魔法,还有那些充满创意的文化交流方式,都激发了我的灵感—瞧,我现在就想用R&B旋律为这段旅程写首歌!”,随即即兴哼唱改编版《We Are Family》,现场师生情之所触,一起合唱《我们是家人》。之后在《友谊地久天长》的旋律中,中美青年手拉手一起跳起圈圈舞,气氛友好热烈。
活动最后,中美青年与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合影留念。学校党委常委、校长彭学君,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孙洪生对美国加州青年朋友们表示了亲切慰问。
之后三日,美国加州青年一行前往北京八达岭长城、故宫、颐和园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地开展文化研学,一路上,他们感悟中华文化,追溯中华文化悠久历史;感知时代中国,探寻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之道。离开中国前他们谈到:“本次研学之旅,我们不仅欣赏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、建筑艺术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,还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友善。我们与河北北方学院的青年师生年龄相仿、兴趣相似,这次的相遇只是我们友谊的起点。”大家也纷纷表示,将成为中美友好交流的使者。
此次研学营是习近平总书记“五年五万中美青少年友好交流项目”的生动实践。这场跨越重洋的文化对话让太平洋两岸的青年相遇相识,相知相亲,在思想碰撞中结出友谊硕果。这不仅有助于赓续两国人民友谊,也有助于推动构建更好的国际关系。未来,随着更多人文交流活动的开展,相信两国青年能够不断增进相互理解,加强彼此友谊,为续写中美人民友谊篇章贡献力量。
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·劳伦斯·库恩表示,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,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,有助于增进民心相通。青年较少受到预设偏见的影响,更愿意挑战传统观念。美国学生赴华交流学习,有助于进一步增进美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。据悉,美国加州约百余名师生将分批到访我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。
长期以来,我校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,通过举办各类国际交流活动,为师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验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创新中外青年互动模式,以文化为媒,以学术为基,讲好中国故事;继续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,加强与世界各国青少年的友好交往,为推动文明互鉴、促进民心相通贡献高校力量。